【移動通信網】與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相關的終端在消費者“可穿戴設備愿望清單”中排在首位。
1/3的智能手機用戶認為在2020年以后他們至少會使用5個聯網的可穿戴設備。40%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持有同樣的觀點。
智能手機將在未來5年間逐漸變成簡單的通信工具,可穿戴設備有望替代智能手機提供大部分功能。
愛立信發(fā)布最新消費者研究室調研報告《可穿戴技術與物聯網》,該報告共采集了來自中國、巴西、韓國、英國和美國的5000名智能手機用戶的看法,其中2500人是可穿戴設備用戶,他們代表了全球2.8億智能手機用戶的觀點。
報告指出,3/5的智能手機用戶表示可穿戴設備能夠作用于醫(yī)療保健以外的其他領域,尤其是緊急按鈕及定位器等與人身和財產安全相關的終端,最有可能成為可穿戴技術發(fā)力的領域。
我們通過對五大市場的調研,發(fā)現最迫切需要可穿戴技術的五大領域包括(對可穿戴技術感興趣并希望購買該項技術的受訪者百分比):
熃艏卑磁/SOS按鈕:當遇險或故障時,內置于珠寶或服裝里的設備可以幫助你快速聯系警察或可信任的聯系人,當按下按鈕,在你社交朋友圈內關系最近的人或者當時距你距離最近的朋友將會收到信息。
熆紗┐韉奈恢米紛倨鰨喝諶肴粘I畹淖紛倨鰨繅路蟣嘲墓壹,版y私庾優(yōu)蚶先說奈恢謾�
熒矸菁üぞ擼喊鎦憬猩矸菔侗鸕目紗┐魃璞福繚詮何鎩⑺礬/門或辦理政府相關的事務時
熆紗┐韉木凰鰨菏只沸問降目紗┐髯氨,当将它放入容器中,手环中的UV凈化裝置將殺死水中的污染物和細菌。
熅劑刻澹ú靡攏號潯改謚么釁韉姆,能够通过蓝炎帿确诧喛软炲硣\綺⒆遠⑺褪蕕皆諳叻澳柯跡傭稈『徒ㄒ樽羆殉嘰緄姆啊�
除以上五大領域外,調查還發(fā)現消費者預計可穿戴設備市場將在2020年之后迎來鼎盛期,并且在物聯網(IoT)時代,可穿戴設備極有可能替代智能手機幫助消費者與物理世界開展互動:
可穿戴市場將在2020年之后迎來鼎盛期
在受訪市場,2015年購買可穿戴設備的智能手機用戶翻了一番。但消費者預計當前的可穿戴設備進入主流市場至少還需一年時間。
2020年以后,個人安全終端和智能服裝等更加豐富的可穿戴設備將陸續(xù)進入主流市場,屆時,可穿戴市場將會迎來鼎盛期。1/3的智能手機用戶認為他們在2020年以后至少會使用5個聯網的可穿戴設備。
在中國,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用戶對可穿戴設備的期望也變得更高。研究表明,約10%以上的中國可穿戴設備新用戶表示,目前的可穿戴設備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原因之一是可穿戴設備往往需要配合手機等其他可聯網終端使用,不能獨立運作。更多用戶期望可穿戴設備具有如Wi-Fi或蜂窩等形式的獨立連接,F有可穿戴設備的中國用戶更傾向內置蜂窩連接的比例是非現有用戶的三倍。
可穿戴設備將使智能手機淪為簡單的通信工具
智能手機現已深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想象如果離開它們未來將怎樣生活。但有2/5(43%)的智能手機用戶預計可穿戴設備將會替代智能手機,雖然尚需時日,但趨勢已定。隨著可穿戴設備在聯網等方面不斷提高智能性與獨立性,智能手機的優(yōu)勢將日漸式微。38%的智能手機用戶指出他們將在未來5年內使用可穿戴設備履行智能手機的大部分功能,而被訪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中,有半數的人認同該觀點。
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消費者洞察專家JasmeetSinghSethi表示:“智能手機的弱勢化趨勢現已初現端倪,目前有40%的智能手表用戶已經開始減少對智能手機的使用!
可穿戴技術推動人們真正擁抱互聯網
可穿戴技術還能加快數字與物理世界的融合速度,推動人們真正擁抱物聯網世界。雖然消費者相信可穿戴技術能幫他們與周圍的物體展開互動,但不一定只通過終端進行。60%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5年中,可吸收的藥丸及芯片將被普遍植入皮下,不僅可以用于跟蹤關鍵的健康數據,而且還能用于開門、交易驗證和身份驗證以及對象控制等活動。目前已有25%的智能手表用戶使用他們的智能手表在家里遠程控制其他數字終端,30%的用戶已經開始使用智能手表的語音搜索功能。
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東北亞區(qū)總監(jiān)徐曉莉表示:“在中國,用戶對可穿戴設備表現出的熱情和期望與日俱增。未來,消費者將同時穿戴多種終端設備;40%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自己在2020年以后將同時擁有超過5種的可穿戴終端,并且他們期望這些終端能夠以無縫、安全的方式實現聯網、與周圍世界進行交互并接收有意義的數據和洞察,因此無線網絡和業(yè)務模式也需要不斷發(fā)展,才能符合未來的要求!
SingSethi表示:“盡管消費者對相關安全終端興趣最為濃厚,但我們也看到可穿戴技術在現階段還遠遠未能充分釋放出潛力?晌盏膫鞲衅鳂O有可能在5年內變?yōu)槭聦。屆時,傳感器將與你如影隨形,并根據你的體溫,自動調節(jié)家里恒溫器的溫度!